--记2021年德州市初中地理命题能力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教研工作水平,提高学科教师命题能力,以评价撬动教育教学改革,减负增效,提高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8月11日—13日,德州市初中地理学科命题能力培训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德州市教科院王守军老师、孟秀莉老师和德城区教研室黄静老师及其命题团队分别在主会场德州十中、德州五中参加培训,全市90多名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在线上参加培训。
市教科院王守军老师带着对大家的殷切希望开启了本次活动。王老师就此次培训的内容、要求和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激励各县区命题团队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本次学习,能根据材料命制出高质量的模拟试题。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悟—磨—赛”培训模式,即“专家讲座提升(悟)—组内精细磨题(磨)—各组汇报答辩(赛)”。
培训活动第一天:专家讲座引领,高屋建瓴指方向
讲座一:《地理中考评估》,分别从评估依据、分项评估、主要亮点、主要问题、几点建议等五个方面三个视角切入主题。在地理命题的基本问题方面,特别指出题目设计上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①试题设问与情境脱节,问题和情境“两张皮”现象较为明显;②题目设问较散,缺乏逻辑性;③地理高阶思维考察偏弱。据此,提出的建议有:命题一定要立足原创,将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渗透到试题立意、选材、设问、答案组织等各个环节,做到试题“有魂”。
讲座二:《提高试题的情境效度》,重点分析了如何破除情境与任务两张皮的现象。结合大量实例,让参训人员了解试题情境创设的原则、方法。
培训活动第二天:试题精细研磨,互助共商明思路
老师们听完专家讲座后,对命题的理念、立意、原则、思路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13个命题团队紧锣密鼓开展了试题研磨。
首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各县市区命题团队成员讨论分析材料提取考点。参与活动的每位老师心中都有着对中考命题的向往,但命题过程确实是一种挑战,这激发了我们对命题的深度思考,老师们之间的思维碰撞更为彼此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更有些奋战到深夜的老师们,因为心相连情相通,动力满满,不知疲倦!
其次,13个县区的教研员组长都在团队命题打磨过程中给出了许多深入细致的指导意见,并热情积极鼓励成员们积极奋战,各团队历时十几个小时,顺利完成任务,改编,原创,精彩纷呈。
培训活动第三天:小组汇报交流,碰撞质疑促成长
8月13日,各小组在王守军老师的主持下开展了试题展示交流。各县市区命题团队在线上按顺序分别从命题立意、原则、考查方向等方面汇报各自团队的命题成果。随后,市教科院王守军老师、孟秀莉老师和德城区教研室黄静老师参加命题汇报并给予指导。
王守军老师对各命题团队的汇报给予极大的肯定,并提出关键性指导建议:
(一)优点
1.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转化能力都很强。
2.在命题过程中遵循了德州市中考命题的原则,能够依据课标、依据材料进行命题,命题涉及到不同层次、多种形式,有开放性、原创性的题目。
3.对课标的理解、教学的开发、不同材料的运用,都可提升老师服务教学和命题的水平。
(二)建议
1.减少传统性试题,增加拓展性、开放性、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试题。
2.减少填空式试题,增加综合性分析地理因素之间关系的试题。
最后,王老师表示:教科院将组织更多的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平台,创造更多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作为主办方,德城区教研室黄静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首先感谢王老师对试题进行的深刻剖析,既提出了亮点和肯定,又指出了命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生动具体地为今后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又表示老师们会一定严格贯彻市教科院的方案精神,抓好落实,做好教育教研工作!
本次活动有效地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评价策略,提高了教师科学命制试题的能力,有助于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融会贯通,不断提升地理教学和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