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德州市教科院综合研究室韩光举、郑飞鹏、刘建霞赴夏津县开展联系学校工作。
当日上午,在夏津县教育和体育局七楼会议室举行了市教科院联系学校(夏津县)对接仪式。市教科院综合研究室全体人员,夏津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郭长利,副局长孙明明,夏津县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夏津县各学区及县直属学校负责人等50余人参加。韩光举同志简要介绍了市教科院机构改革后由单一的学科教研向全方位、综合化的转型升级情况。市教科院制定联系学校制度,旨在充分发挥市教科院在教育研究、教学指导、技术推进、评价引领等方面的作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市教科院与县区、学校、教师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构建市、县、校三级教科研网络,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落实教研为学校、为教师、为学生发展、为教育决策服务的功能。全体与会人员就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教研工作转型及落实市教科院联系学校的后续工作安排进行了交流研讨。
参加会议的夏津县教体局领导和各单位代表对市教科院联系学校制度表示热烈欢迎,认为市教科院联系学校制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县域教育发展乃至整个德州的教学和教研工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夏津县将借此契机,继续以学科教研中心为抓手,全面完善教研体系建设,深化教科研工作;要围绕“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的落实,群策群力,全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希望市教科院发挥资源优势,在德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夏津教育的薄弱领域指导夏津开发和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校课程,助力夏津在“夏津好课”平台推出系列品牌好课,推进学校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
下午,市教科院综合研究室三位同志分别到达各自的联系学校、学区开展听课评课和调研活动,下一步将根据夏津县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意见、建议细化联系学校工作的具体方案,迅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