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体局(教体文旅部)、市属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等文件精神及“双减”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学生体质健康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各级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要切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近年来,国家、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工作,国家教育评价改革要求,要强化体育评价,将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省政府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两年下降的,评估降低一个等次。各级教体系统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将各项要求抓实抓细抓落地,充分发挥体育育人作用,通过体育锻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根据《健康山东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要求,到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45%及以上,到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2%及以上;根据省政府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格率逐年提升。
三、工作内容
(一)班班达标活动。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教学、锻炼工作计划,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学、锻炼,新学期开学后组织体质健康全员监测,合格率要达到95%及以上,全校优良率达标,10月20日前完成学校全员监测。
(二)县级抽测校校到活动。各县(市、区)教体局要组织对区域内每所学校进行体质健康抽测,学校数量多的县市区对每所县直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乡镇进行体质健康抽测,检验班班达标活动是否完成,监测全县合格率、优良率是否达标,10月30日前完成县级抽测。
(三)市级抽测县县到活动。市教体局组织第三方对各县(市、区)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检验学校班班达标、县级抽测工作是否完成,监测全市优良率、合格率是否达标。11月10日前完成市级抽测。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是强化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教体局、市属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按照要求,迅速形成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把手亲自研究谋划,分管负责人靠上抓,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题,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各县市区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于9月5日前报市教体局青少科。
(二)加强条件保障。各县(市、区)要在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加大经费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购置统一的电子化测试设备,统一的测试软件,确保各项监测更加高效、更加准确。
(三)加强教学、训练、竞赛管理。各县(市、区)教体局、市属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确保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 基本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纳入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全员运动会”、“全员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立“校内竞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体系。
(四)完善结果运用制度。建立完善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评估-反馈-干预-保障”闭环体系。建立健全体质健康档案,学校要在校内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公示结果无异议后计入体质健康档案。强化督导考核,县(市、区)教体局、学校要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各县(市、区)、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家长宣传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及提升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学校体育育人理念及达标活动安排宣传到每一位家长,引导师生和家长充分了解学生体质监测的项目、标准、锻炼方法,自觉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升体质健康水平。
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