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任务,平原教体局紧扣争当全市发展排头兵、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确立“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工作定位,统筹推进“五大突破”提升工程,即党建领航工程、质量提升工程、校园建设工程、全民健身工程、教育保障工程,努力开创新时代全县教育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聚焦聚力党建领航工程,在高标准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上求突破
一是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组织迎接建党 100 周年“百年行动”系列活动。抓好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师生教育培训,切实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着力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落实。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规范各项党建档案管理。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规范“三重一大” 事项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深入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和“党员先锋岗”“优秀党支部”评选、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
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巡视巡察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在财务管理、招标采购、教育收费等方面,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干成事、不出事。对工作中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党组织要及时提醒,及时处理,真正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求。
四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情监测预警和引导。组织全县思政课教学比赛和“优秀思政课教师”评选活动。坚决抵御和防范校园传教渗透、商业广告进校园、洋节进校园,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切实捍卫校园一方净土。
二、聚焦聚力质量提升工程,在提升育人质量上求突破
一是建设高质量校长、教师队伍。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加强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加快完善县教师培训学校配套设施,尽快恢复培训主阵地功能,建立县级名师库,抓好县级层面教师大轮训。继续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城区优秀教师下乡送教以及青蓝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小学联片教研和初中学科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高三、初三复习备考效率,力争教学成绩实现更大突破。切实抓好“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每学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师德问题,开展一次集中整顿活动,对教师有偿办班、诱导学生购买辅导资料、工作日中午饮酒、酒驾等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二是探索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当前,全县教育发展的短板在农村。要在城乡学校联片结对帮扶基础上,以推进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为契机,分步推行联片学校捆绑评价、综合考评,以城带乡,以优带弱,逐步补齐农村学校管理上的短板、师资上的短板,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立平原县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团队,组织教育信息化培训和观摩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水平,借力教育信息化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三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任务目标,深入推进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指导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坚持五育并举,不断加强音、体、美、实验等学科抽测,倒逼国家课程开足开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和心理健康,适度布置劳动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落实中小学家访八条要求,开展千名教师大家访活动,实现每名学生两年内至少接受一次入户家访。每学期班主任要采用电话或网络的方式主动沟通每位学生的家长至少1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都要每年入户家访一定数量学生。
四是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按需设岗、优绩优酬、人岗相适的奖励激励机制,切实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五是推进县职教高地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职业学校规范化验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确保职专2018级毕业生顺利实习、就业,提前谋划好2021年职专招生工作。
三、聚焦聚力校园建设工程,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上求突破
当前,城区入学难特别是入公办园难问题依然突出,根源在于城区公办学位供给与人口规模、学龄人口数量相比明显不足。一是加快推进龙门办中心幼儿园8所幼儿园以及文兴小学、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全部投入使用。二是启动一中综合楼、第二实验小学改扩建、博文小学、王杲铺镇看水小学综合楼以及南外环幼儿园、博文幼儿园、前曹镇铁嘴幼儿园、恩城镇东城社区幼儿园(已开工)建设。三是“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初中学校、高中学校各一所。2020年底,我县完成解决大班额任务,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已满负荷。目前,小学六年级学生数比初中三年级学生数超出700人。若不建设,几年后现有初中、高中学校将不能满足教育需要。
四、聚焦聚力全民健身工程,在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上求突破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现在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令人堪忧,肥胖问题、近视问题突出,我县初中学校近视率达百分之六七十,有的学生跑步跑一圈就气喘吁吁,男同学做引体向上达到标准的寥寥无几。只有分数没有好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即使赢得了考试,也赢不了未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势在必行。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帮助每位学生发展一到两项体育、艺术特长,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1小时”。继续开展好中小学生“三大球”联赛、县运动会、团体操比赛等,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普及与发展。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和体质健康监测,加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坐姿,严格控制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和作业量。
二是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以县体校为依托,完善竞训体系,加大对有潜力青少年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提升体育后备人才水平。积极承办市级、省级体育赛事,不断提高办赛水平,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有序开放城镇学校运动场,力促城区5片社会足球场早日投入使用。创新做好公共体育设施保养、维护,管好、用好体育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不断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
五、聚焦聚力教育保障工程,在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一是坚守校园安全稳定、疫情防控两条底线。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各行各业排查隐患的频次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追责问责力度越来越大。省安全督导组对学校安全检查实行全覆盖,对重点学校还要“回头看”。教体系统人多面广,安全风险高,防范难度大,必须时刻紧绷学校安全这根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压牢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要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建立安全巡查整改专项机制,经常性开展校园安全自查和“四不两直”检查,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隐患。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有效落实“1530”安全教育模式,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坚决防范校车、火灾、食品、溺水、校园欺凌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严格考试工作流程,净化考试环境,坚决确保高考、中考等各类考试安全。强化实验室危化药品和危险废物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要盯住关键时段、敏感人群,做好重点信访群体稳控工作,确保不出现群体上访事件。要提高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对突发舆情事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降低负面舆情热度。要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
二是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和教育满意度提升两大攻坚行动。近两年,从省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情况看,我县存在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负担重、睡眠时间少、家长代为批改作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等主要问题,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20年,我局受理市民服务热线1300多条,绝大多数就聚焦在这些问题上。为此,我们把2021年定为规范办学行为年,要以坚定决心、有力举措,加大规范办学行为力度,把热线投诉数据降下去,把群众教育满意度提上来。一要抓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落实落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共15条,涉及学校管理方方面面,是规范办学行为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教育部提出的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在这“15条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规范办学的主体责任,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规范办学第一责任人,要按照《基本规范》要求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坚持依法依规治学兴校,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各学校要对照“15条规范”开展自查自纠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做到到整改一项,销号一个,直到全部整改到位。今年,将“15条规范”落实情况、教育满意度提升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对工作落实不力的进行问责、全县通报。二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管理。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学科类培训中虚假广告、超前教学等不良行为。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定期公布黑白名单,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对民办学校(机构)教学、收费、招生、安全等进行常态化服务监管,筑牢民办教育办学规范底线。